免费发布信息 免费开通店铺
当前位置:临淄百度信息港 热点资讯 社会民生  高薪岗位当诱饵 贷款培训暗藏信贷陷阱

高薪岗位当诱饵 贷款培训暗藏信贷陷阱

发表时间:2017-08-28 06:53:08  来源:临淄信息港  浏览:次   【】【】【
为了更快地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大学生报名参加了就业培训,然而培训过程中,却在培训机构的“怂恿”下办理了分期贷款。一次看似简单的就业培训,最终演变成了一起信贷纠纷。
市民投诉 就业培训被迫背上培训贷

为了更快地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大学生报名参加了就业培训,然而培训过程中,却在培训机构的“怂恿”下办理了分期贷款。

一次看似简单的就业培训,最终演变成了一起信贷纠纷。

8月21日下午,毕业于淄博一所高校的赵欣华在向记者讲述自己的经历时,显得既无助又无奈,事情源于一个月前他所经历的一次就业培训。在他看来,自己应该是掉进了对方早就设置好的“信贷陷阱”。

赵欣华告诉记者,他大学学的是计算机专业,眼下正面临毕业找工作的关键时期,因为家中经济条件并不优越,寻找一份薪酬较高的工作对他而言显得尤为迫切。

“相关信息是从网上找的,培训单位是位于北京的一家培训机构,承诺培训3 个月后保证安排工作,薪水保底7000元。”

赵欣华说,7月中旬,他与一名同学结伴前往北京,在海淀区科育社区附近找到了这家培训机构,在详细咨询了培训课程和就业安排后,他动心了。

“总培训时长为3个月,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班,培训结束后由培训机构安排工作。”

培训费用并不便宜,根据培训机构的说法,培训费用的付款方式共有两种,一种 是 培 训 前 一 次 性 付 费 16000元,另一种是就业后分期付费19500元,分15个月还清。

就业培训不仅可以选择后付费,甚至还能分期贷款,赵欣华觉得后者听起来似乎“更靠谱”。

“办理培训贷款的方式其实十分简单,只要提供被培训者的身份证、银行卡即可,培训机构让我从一个网络信贷平台填写了一些信息,所有的贷款程序便结束了。”

赵欣华介绍说,在办理完贷款后他却发现事情存在蹊跷,因为在利息之外,还有3000多元的贷款咨询费和服务费,这笔钱由他本人单独支付。

也就是说,一共贷了 16000元的培训贷,加上利息、咨询费和服务费等各项费用,赵欣华最终要多还近 7000元钱。

感到事情“有诈”的赵欣华仅培训了不足2周便返回家中,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信贷机构每日里不间断的电话催债。

“我现在不知道究竟是应该找培训机构解决,还是找网贷平台解决。”赵欣华恼火地说。

记者调查 高薪背后的信贷陷阱

培训贷从何而来?培训机构与信贷机构之间究竟有何关联?它是如何令求职者陷入借贷泥潭的? 8月22日至23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采访中记者发现,时值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特殊时期,线上、线下就业培训机构的“生意”已是十分红火,“包就业”“、包高薪”等宣传广告随处可见,不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热情及积极性也因此被调动了起来。

8月22日上午,记者通过百度搜索“就业培训”的关键词,与之相关的信息扑面而来。在排名靠前的词条中多为“免费培训上岗付费”、“就业不成功全额退款”等宣传内容。

记者随机打开了一个网络链接,根据网页提示,在输入了姓名、手机号码等相关信息后即完成了注册。

记者注意到一家标注地为河南郑州的培训机构,根据对方在网页上的 “承诺”,他们是一家全国连锁的大型培训机构,主要业务是给IT行业进行人才输出,经其培训过的学员,工作地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

根据对方预留的联系方式,记者与这家培训机构取得了联系,听闻记者为就业培训一事前来咨询,对方一名自称姓刘的负责人显得十分热情。

“我们这里培训的学员主要是针对一、二线大城市IT行业的就业安置,月薪起底6000元,最高薪酬可过万元,培训时长为3个月,培训结束后根据学员的意向城市安排工作。”

与赵欣华的经历如出一辙,这家培训机构的付费方式同样也分为一次性付费和就业后分期付费两种。

“建议你办理培训贷,我们这边的培训贷政策比较优越,是在你参加工作后一年内分期支付完成,工作之前不用支付任何费用。如办理培训贷款,在你参加工作的实习期间,还将有1800元的生活补助。”对方说。

“那这个贷款(培训贷)是由我本人办理,还是由 你 们 机 构 代 办 ?”记者问。

“这个很简单,你只需要提供本人身份证和将来用于还贷的一张银行卡即可,其他手续由我们帮你办理。”对方说。

详细询问后记者得知,这笔用于培训的贷款在办理成功后并不经由被培训者之手,而是直接被转入培训机构的账户,这便是所谓的“免费培训”一说的由来。

8月23日上午,淄博一家正规就业培训机构的负责人谢军玮告诉记者,培训贷是近一两年来出现的一种面向大学生就业群体的借贷方式。

“简单地说,就是培训 机 构 与 信 贷 机 构 合作 ,由 高 校 毕 业 生 以 个人名义向信贷机构贷款用 于 支 付 培 训 费 用 ,费用直接打入培训机构账户 ,大 学 生 无 需 出 钱 就能接受培训。”

谢军玮说,在这种情况下,培训机构与信贷机构各取所需,其中利益关系不言而喻,而因为缺乏有效监管,培训贷逐渐成为不法机构设置的信贷陷阱,针对的主要对象正是高校毕业生群体。

专家说法 涉嫌诈骗缘何难以维权?

调查中记者发现,在就业培训掩饰下的信贷陷阱的背后,有培训机构还会通过设置违约金的方式以防止被培训者中途退出培训。

“违约金的数额很高,通常是培训费总额的 20%至40%,如果被培训者中途退出,虽然培训费可以按天支付,但违约金却依然要按培训费总额的比例扣除,而关键是即便是退出了培训,被培训者仍要按借贷条款向信贷机构偿还贷款。”谢军玮说。

8月24日上午,山东正大至诚律师事务所主任杨於伟律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除助学贷一类贷款外,大学生群体本身并不具备消费性贷款的资格,因为从自身的经济基础和抵抗风险的能力上看,大学生都不符合借贷的条件。

“培训机构和信贷平台怂恿并允许大学生借贷,只能说明这类机构本身存在问题,因为就借贷者而言,只有拥有稳定的经济基础、具备还款能力,信贷平台才会在借贷者的承担范围之内对其进行放贷。” 杨於伟说。

同时,山东鹏飞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傅强对此也表示,从法律上讲,培训机构与被培训者之间所产生的纠纷,表面上看属于教育培训合同纠纷。被培训者要想取回已交纳的培训费,要么解除合同,要么撤销合同。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可撤销合同主要有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订立时显失公平的合同。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愿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

“从当事人的遭遇上看,其所办理的培训贷或涉及合同诈骗,因为 在 签 订 合 同 的 过 程中,培训机构存在夸大宣传的事实,因此构成了重大误解。”

傅强介绍说,互联网骗贷风波不断,归根结底是由于在法律上很难找到可以起诉的点,因此在被骗贷之后很少有受害者诉诸法律进行维权。

“就培训贷而言,在遇此纠纷及陷阱后,当事人应首先就培训机构是否取得培训教学资格、是否拥有办学许可证等方面进行查证,若发现对方属违规办学,则可申请确认合同无效,以此追究对方的责任,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傅强说。
责任编辑:临淄信息港